空牛奶盒,28元100个包邮;空笔芯,100根21.14元……在电商平台,这类商品正悄悄流通着。在空奶盒的商品描述里大多会强调“环保作业”“家长减负担”。而空笔芯的交易也十分热闹,有人解释,买空笔芯是因为“学校老师收,一星期三根”。
在中小学生开展“奶盒行动”“笔芯行动”,初衷是教育引导学生们树立环保意识,从合理处理身边常见的垃圾做起,践行环保理念。但该活动却沦为家长的负担,让家长花钱购买这些物品凑数,无疑就变了味,与其说是环保教育,还不如说是。
家长这种行为的背后,主要在于“环保作业”的指标化、功利化驱动。学校将学生交多少奶盒、笔芯当成了践行环保的直观成果,甚至成为评价学生环保公益以及学校环保教育成效的尺度。如此做法,一方面脱离了环保实践的实际,喝牛奶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笔芯则不易消耗,低年级的学生可能一学期都用不了几根笔芯,无法用一个固定的数字来衡量;另一方面“多多益善”的评价尺度下,无形中助推了家长与学校非理性的攀比“内卷”,如报道中一些家长表示之所以购买空牛奶盒,主要是害怕孩子交的数量少了“被落后”。而学校默认家长和学生作假,如此环保教育一点儿也不环保,反而是一种精神污染。
类似教育催生的买卖并不止于“环保作业”,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因为中小学生志愿服务要求而催生了收费的志愿服务生意,其情形也是如出一辙,这些都折射出中小学德育教育理念的偏差和方式的“一刀切”。
志愿服务、环保公益将其纳入学生的德育教育,应重在引导激励,而非强制变成硬性指标,否则,就脱离了实际、变成了负担,不免就走了形、变了味,反而变成德育的绑架。事实上,对于道德的高线也只能始于倡导、止于倡导,不宜成为学生好坏的区分尺度。
显然,中小学德育教育需要正本清源,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绝不能让其成为蔓延的温床。逼着家长“弄虚作假”的,最终难免让素质教育“竹篮打水一场空”。
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BANDAO SPORTS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